神学院毕业感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神学院毕业感言

请大家帮忙想想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毕业欢送会的主持台词。

谢谢。

亲爱的同学们,弟兄姊妹们,。

今天是大学生团契毕业欢送会, 如果X年前的邂逅仅仅是一次命定之外偶然,  那么今天的离别则是X年丰富、幸福、温存时光经过后的必然。

  火红的仲夏注定成为我们收获的季节,也注定了我们的离别。

你们就要满怀累累硕果,告别母校,告别那些充满欢笑、泪水的日日夜夜,背起行囊踏上新的漫漫征程。

  但是,岁月的流逝挥不去执着的梦,时光的飞驰也带不走永恒的心,让我们为这即将远行的XX级毕业生送上最真挚,最深厚的祝福。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协会全体成员们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交流经验的学长学姐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能通过这次欢送会,表达我们对弟兄姊妹们的美好祝愿,愿上帝照看的火柱一般照看着他的仆人,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即将走出校园的学长学姐们再次感受协会大家庭的温暖并能留下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与此同时也希望学长学姐们能给我们一些经验和建议,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更愉快,更有意义地度过这短暂而又美好的神学3年学习修行生活。

  下面“神的仆人,传道人同工会20XX届毕业生欢送会”正式开始。

  第一项,由XXX发言。

    第二项,由06级弟兄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

并为毕业生提供平台来表达他们对母校及老师、同学们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项,大家可以向学长学姐们提问,咨询有关出国、考研或者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随便问一些大家想知道了解的问题相聚是缘,不舍是情,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年的校园,离开还一直关心着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毕业生,你有话要说吗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记录下他们的内心的想要说的话语以及对我们的祝福吧。

    (下面我们做一小游戏。

)    为表达我们队学长学姐们的祝福,我们也特地准备了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带着我们的祝福乘风破浪,迎向充满光彩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合唱迦南诗选,用的赞美歌声再次表达我们的祝福和我们的感谢。

  一边唱歌一边致词: 基督青年团契他们是一群应对上帝呼召的年轻人, 他们放飞心中的理想畅想青春的旋律,    他们追逐成功的喜悦把握无悔的明天,    当赞美的歌声响起,往事历历在目,,    让我们虔诚祷告,祝福彼此,,只是当时已惘然。

    歌声逝去,前程始于足下,期待下次瑰丽的相逢,    感受人生,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五百年。

    们,欢送会到此结束了,祝所有毕业生同学一路顺风,鹏程万里

主与你们同在。

————————————————————————完

凡高的故事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每次提到宋庆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永远都是那个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的她。

她执着,所以不顾父母反对,也要同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她爱国,所以当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时,竭尽全力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由于酷爱读书,造就了一个知性、优雅、学识的宋庆龄。

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自参观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动。

走进门里,见到了宋庆龄的雕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宋庆龄先生在此生活的场景……故居里,四处花香、小桥流水、虫鸣鸟叫,不禁感叹,能在如此闲适优美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

在院中参观游玩时,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虽然此篇课文描述的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树相比于上海,也丝毫不逊色。

一样是那么的雄壮繁茂,似乎象征着中国革命也将如此树一样,屹立不倒,生机勃勃。

接着,我们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

由于馆内不允许拍照,所以觉得很遗憾。

但是,仔细参观完馆内的布置、介绍等,宋庆龄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

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逝世。

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她所写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等。

在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

有哪些关于宋庆龄的文章嘞

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为新中国奋斗》,《永远和党在一起》 单篇著作 《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1911年) 《四个小点》 (1912年) 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文学杂志》 1912年4月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2年4月) 《阿妈》 (1913年4月) 中国《团结报》 1987年3月7日 《现代中国妇女》 (1913年4月) 《广州脱险》 (1922年6月) 《在神户高等女子学校的讲演》 (1924年11月28日) 《为“五卅”惨案对上海〈民国日报〉记者的谈话》 (1925年6月) 《为争两广关余向英帝国主义斗争的孙先生》 (1925年6月) 《为廖仲恺遇刺逝世致廖夫人的唁电》 (1925年8月)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926年1月8日) 《在广州女校团体欢迎会上的演说》 (1926年1月20日) 《孙中山〈建国大纲〉亲笔稿石印本跋》 (1926年11月) 《为创办湖北妇女党务训练班敬告全国女界同胞书》 (1927年1月20日) 《向苏联妇女致敬》 (1927年) 《妇女与革命》 (1927年9月25日) 《关于北平妇女会的声明》 (1933年1月30日) 《致鲁迅》 (1935年6月5日) 《给全国各界联合会第二次执委会信》 (1936年10月) 《致英国工党书》 (1937年9月17日) 《国共合作之感言》 (1937年9月24日) 《中国走向民主的途中》 (1937年10月20日) 《中国当前的急务》 《向全世界的妇女申诉》 (1938年3月7日) 《双十节告全国妇女界》 (1938年10月9日) 《在重庆妇女界欢迎会上的讲话》 (1940年4月7日) 《勉妇女界努力宪政运动——在成都欢迎茶会上讲话》 (1940年4月24日) 《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 (1942年7月) 《电复中国福利基金会所属单位的孩子们》 (1949年10月) 《“三八”纪念与家庭妇女生产建设》 (1950年2月) 《解放斗争中的中国儿童——为莫斯科〈少年先锋报〉作》 (1950年5月8日) 《在列宁的鼓舞下》 (1955年4月) 《致父母、教育工作者儿儿童保工作者的公开信》 (1955年6月1日) 《在印度新德里各界女欢迎大会上的讲话》 (1955年12月) 《在孟买妇女团体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 (1955年12月24日) 《在加尔各答妇女团体举行的欢迎会上讲话》 (1955年12月27日) 《给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的贺信》 (1956年4月24日) 《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为苏联〈少年先锋队真理报〉作》 (1956年5月) 《“叫我庆龄同志

”》